close

2023-07-30 個體差異來淺談運動藥物】

 

Line ID: @dph9867b

FB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ASintro/

下內容僅供娛樂參考(#For Entertainment Purposes Only),非作為醫療或其他相關等用途,如文筆不順暢歡迎賜教。

 

一、很多剛接觸、想踏入科技界的小白,對科技產品、黑魔法有很大的遐想,常見的問題不外乎:

#用了可以長多少肌肉?

#效果好不好?

#用越多越好嗎?

#副作用會不會很大?

 

每個人狀況都不一定一樣,大家的起步出發點不同,取得的進展自然也不同,例如考試從50分進步到80分,跟從70分進步到滿分100分,他們所需投入的努力會相同嗎?

 

二、先來看看網紅教練分享的「選擇比努力更重要」

S__15696113.jpg

未命名.jpg

有些人喜歡把別人的努力及付出,用一句「個體差異」抹滅一切,從不去探討彼此之間的差異,自己做不到的事、別人做到了,就只是單純因為「個體差異」

 

『以前在增肌的時候,吃兩千多卡就覺得已經吃很多了,那時的體重的確也有上升,訓練上搭配了非常高的容量訓練方法,不過體態卻不是很理想,變得很腫,直到找了Sunny,學習到了不一樣觀念跟方法,重新調整了飲食及訓練,到現在儘管吃到三千六百卡了,體重還是可以往下減,重點強度不會掉,甚至有時還可以再突破,而訓練上減少了多餘的組數,扎扎實實的把基本功練好,清楚了解訓練觀念,明白自己在幹什麼,為什麼要做,自然就會進步了。』

 

如果只是「個體差異」,為什麼之前兩千卡會變得很腫,體態不是很理想呢?

 

那之前為什麼用碳循環模式低碳大概15上下、高碳大概25上下,這樣的熱量數字才有辦法減下去呢?

 

而現在卻可以吃三千六備賽,只是因為「個體差異」?

 

這中間的「差異」才是應該要去探討的議題,而不是那就是「個體」差異。

IG文章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vPM_EJPRTs/

 

 

三、有關個體差異的探討AASIntro過去也分享過,要能分辨得出差異,自然需要靠經驗的累積,相對經驗較少的人,常會用自己的見解/認知來解讀事物,例如覺得自己基本功很到位了,飲食、訓練都沒有問題了,就是真的有瓶頸了想來用藥、上科技、擁抱黑魔法,可笑的地方在怎麼從來不會從最基本的去探討起,反而是想著抄捷徑上科技(真的會比較快達到目標,可是基本功跟不上、停掉科技後您又能留下多少?),走捷徑沒毛病,但很多人在抄捷徑達到目標的路途中迷路了、迷失了正確的觀念或心態,最後拔掉科技後什麼都沒留下太多。

 

02.jpg

【為何需要預設立場?】

每個人身體對藥物的反應都不盡相同,看了A的說法來用,自己預設立場未必會跟你想的一樣去走,只能走一步看一步,並且尋求經驗比你豐富的人來調整

這些,AASIntro過去的文章都曾經談過,如下

【獨立的個體】2020.5.6

https://linevoom.line.me/post/1158876216807021952

 

【健美vs健體使用黑魔法上的差別】2019.10.27

https://linevoom.line.me/post/1157215648207023297

 

同樣的道理,每個人的身體對科技的反應不盡全然相同,自然怎麼去調整、去使用,勢必需要透過良性的互動、討論,調整後觀察反應與成效,這些都是建立在對科技的基本認知、作用機制原理,以及廣大的老鼠養成經驗下,累積起如何描述出差異的認知能力!

 

四、奉勸基本功至少在一定水準之上、心態健全了,再來考慮使用科技吧:

()搞清楚科技產品、黑魔法等等,這些東西只是輔助,基本功才是根本的硬道理。

()如果清楚前面的道理,針對常見的問題,使用科技訓練、飲食是否需要有所調整?一言以蔽之,做什麼像什麼!

(難道你期待不吃不喝,靠用藥來增肌?)

訓練、飲食不到位,建議找比你懂的人帶你、幫你規劃比較實際!

 

()不同教練,對科技的安排、劑量、週期、種類,不盡相同,但原則上大同小異,或許有的喜歡劑量高一點,有的喜歡劑量低一點,這個拿捏不定,畢竟不同對象本質上就存在著個體差異。

既便你拿到奧賽冠軍、職業選手、頂尖人士所規劃的藥單,並且依樣畫葫蘆地照著跑,您未必也會達成他那樣的體態。

 

國內優秀選手:

S__15696112.jpg

國際奧賽頂尖教練:

(Milos Sarcev 帶出Mr. O Jay Culter的教練)

Milos.jpg
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uiRvPEvG2w/

(腿部訓練菜單,搭配藥單IGF-1、EPO)

 

()或許您認為自己的訓練、飲食都有一定的水準了,但會不會也非常可能輕易地找一些理由來安慰自己,例如年紀到了、他可能也有上科技、他基因好、他劑量用恨天高等等,來說服自己踏上科技之路或逐步加重劑量,可是從來卻沒有想過再多花更多一點心力去精進自己的基本功。

就想問一下如果自己認為自己的訓練、飲食都很OK了,為什麼體態還是出不來,甚至用了科技的人還遠做不到那些自然職業選手那樣的體態,自然職業選手中不乏年紀超過35+的選手、當了許多個孩子的爸的,這個時候安慰自己的話大概又要出現了,因為他基因好!而回頭來看,您還是在原地踏步、沒有想要去精進自己任何一點?

S__15712258_0.jpg

S__15712260_0.jpg

S__15712261_0.jpg

(實話總是傷人、玻璃總是易碎)

當然也無法排除大H所說的, 「也許不是你不夠努力,你只是努力的不夠久。」 ,那多讓一點時間來證明自己,不必胡思亂想、找一堆理由來安慰自己!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B1keO_VgCQh/

每個人健身遇到的瓶頸都不同,都有自己那本難念的經。身體很誠實,只要你付出努力,就一定有收穫,努力為了自己的目標做功課、努力嘗試、努力調整,努力了解自己是否用盡全力,努力突破極限,一直在這條道路上努力堅持,六年過去了,你雖然一樣覺得還不到自己的目標,但回頭看看,已經走了一大段路,而且你依然還在這條路上。

 

()擔心上科技傷身,那最根本的做法就是不要用,TMD想要嫖妓又不付錢?有白嫖這回事?繼續夢吧!

上科技本身對身體就是一項外來負擔,那些主打著安全用藥、說著先求不傷身體、再講求效果,你信他們的話那就請跟隨著他們吧!

AASIntro的觀點,上了科技、相對應的保護措施做到位,當檢查出異常時,透過經驗即時調整,這才是擁抱科技之路相對應有的心態,至於怎麼調整AASIntro網誌過去已經分享很多了,如果您還不知道怎麼做?一句話,直接來找我!

 

五、過去已經分享過很多次了,疑者不用、用者不疑,

 

人生已經夠苦了,還要再多添加一堆庸人自擾的擔憂在自己身上,何必呢?

 

健美的基本功都吃經驗,針對個體差異的差異,來提出調整,更何況是上科技,同樣的道理相應之,如果科技方面你沒有相關經驗、不知道怎麼做、沒有方向來開始,那歡迎直接來找我!

選擇真的真的比努力重要!!!

(但請先反問自己,基本功準備好了沒? 心態準備好了沒?)

 

以上僅供娛樂參考(#For Entertainment Purposes Only),故事純屬虛構,如有雷同實屬巧合,如文筆不順暢歡迎賜教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類固醇交流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